|
1 范圍
本方法適用于碳酸鈣中質(zhì)量分?jǐn)?shù)>1.0%的堿金屬和鎂量的測定。
2 原理
加酸溶解試樣,用草酸銨沉淀出鈣離子后稱量法測定堿金屬和鎂含量。
3 試劑
3.1 硫酸,r1.84 g/mL。
3.2 鹽酸,1+9。
3.3 氨水,1+1。
3.4 草酸銨溶液,40 g/L。
4 操作步驟
4.1 稱樣
稱取約1g試樣,精確至0.0002g。
4.2 空白試驗
隨同試料做空白實驗。
4.3 試料的溶解
將試料置于250 mL燒杯中,加水潤濕(活性碳酸鈣產(chǎn)品加少許乙醇潤濕)后緩慢加入30mL鹽酸(1+9)溶解試料,煮沸并除去二氧化碳,冷卻。
4.4 草酸沉淀
加氨水(1+1)中和,加入60 mL40 g/L草酸銨溶液,于水浴上加熱1 h,冷卻后轉(zhuǎn)移至100 mL容量瓶中,加水至刻度,搖勻。用慢速濾紙干過濾,棄去初濾液約20 mL。
4.5 灼燒恒量
用移液管移取50 mL濾液,置于已于450~550℃下灼燒至恒重的瓷坩堝中,加入0.5 mL硫酸,蒸發(fā)至干,于450~550℃下灼燒至恒重。
5 結(jié)果計算
按下式計算堿金屬和鎂的含量,以質(zhì)量分?jǐn)?shù)表示:
式中: —堿金屬和鎂的質(zhì)量分?jǐn)?shù),%;
—空坩堝質(zhì)量,g;
—坩堝及殘渣灼燒后的質(zhì)量,g;
—試料的質(zhì)量,g。
6 允許差(引自GB 19281-2003)
兩個測定值之間的差值應(yīng)不大于下表所列允許差。
%
堿金屬和鎂的質(zhì)量分?jǐn)?shù) |
允許差 |
≥1.00 |
0.2 |
7 參考文獻(xiàn)
[1] GB/T 19281-2003 | |
| |
|
|